问曰∶“病有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者,何也?但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,是阳明一经之枢纽。
邪从外天以一生水而开于子,故少阴主于子。身无热无表证,不得用桂枝。
少与调胃承气汤微和之,三焦得和矣。夫额上汗出而小便不利,是痹不得泄,故发黄。
必谵语、潮热、烦躁、胀满诸证兼见,才为可下。少阴厥阴,则但有欲愈脉,无未愈证,惜哉!《经》曰∶“夜半后而阴隆为重阴。
名曰三白者,三物皆白,别于黄连小陷胸也。阳明主肌肉,热甚无津液以和之,则肉不和,故身重,此阳明半表里证也。
《内经》曰∶“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。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