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龙胆根,多少任意,煮令浓,去滓,宿不食,清朝服一二升,不过二。湿疥者,起小疮,皮薄,常有汁出,并皆有虫,人往往以针头挑得,状如水内虫。
《枕中方》治卒忤恶鬼魍魉欲死者,书额上作“鬼”字即愈。 《葛氏方》治胃反不受食,食毕辄吐出方∶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分再服之。
大验酢半升,切,葱白一茎,和煎顿服,立愈。《医门方》云∶论曰,奔豚病者,从少腹起上冲喉咽,发作时欲死,皆从惊得之。
五日后痈欲瘥者,服《千金方》云∶论曰∶凡发背皆由服五石、寒食、更生散所致,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,又有生平不服石而自发者,此是上世有服之者。《范汪方》治口中烂伤喉咽不利方∶冶筛,如大豆二枚,置口中含疮上,小儿疮石如小豆,日三。
着药当熟作脓脂细细从孔出也。 此由体热当风复被暴冷凉折之,结成气肿也。
又方∶以荷根取汁,着竹筒中,着目中,即愈。《孟诜食经》云∶疗卒嗽味方∶梨一颗,刺作五十孔,每孔中纳一粒椒,以面裹,于热又方∶梨去核,纳苏蜜,面裹,烧令熟食之,太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