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遐荒之境,道路崎岖,而传舍饮食,皆不如欲,所以自北初至者,皆云不习水土而病,及既还则又谓之回头瘴。而张洁古谓静而得之为中暑,中暑者阴证,何耶。
【阐释】笔者对治多种肺、胃虚寒病症,常用甘草干姜汤加味而获效。《灵枢·经脉篇》曰:胆足少阳之脉,是主骨所生病者,振寒疟。
逢未而病起,至半夜而病止者,阳衰于午未,而生在子也。又气交变大论曰:岁火太过,炎暑流行。
二气盛,则五行之气即盛;二气衰,则五行之气即衰;二气亡,则五行之气即亡。宜用加味附子理中汤,或潜阳丹治之。
其有三虚,而偏中于邪风,则为击仆偏枯矣。《伤寒论》云:言迟者风也。
夫口臭有二,有先天精气发泄者,口虽极臭,而舌滑润微黄,人无神而阴象全现,决不饮冷。 当大便欲出,气机下行,而肠中之血,不啻若沟渠之水,得一团土草以赶之,而流行不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