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固是就生克言补泻,而大经大法,不外于此。 太阳病,发热汗出者,此为营弱卫强,故使汗出。
若但以汗多妄用清里,则碍表邪矣。口燥咽干,脉沉而数,忌发表。
每服五钱,水一盏,煎八分,去滓,热服,不拘时。家秘加广皮和中州,助葱白以行阳气;加黄协姜、附而达表。
明日不大便,脉反微涩者,里气虚也,为难治,不可更与承气汤。若脏寒脏厥,脉微肤冷,躁无暂安时者,浅田谓治与少阴无异,则当用四逆白通辈矣,吾谓从躁无暂安时着想,从厥阴脏寒论治,则干呕吐涎沫之吴茱萸汤,大可借用,且少阴病之吐利烦躁欲死者,亦借用此方,则本门之躁无暂安者,不更合耶?
张璐玉曰:并病者,一阳经病未罢,又加一经证见,二经连贯为病也。按似疟与潮热,皆不失时候。
夏秋用羌活、独活,易去麻黄、桂枝。(和胃汤调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