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尝以浮、中、沉三脉详而治之,无所遁其情也。太阳病,发热汗出,恶风脉浮者,名为中风。
风盛为消,木能盗水,故少阳风发之疟,消渴特甚,小柴胡去半夏,加天花粉,乃不易之常法。小陷胸汤,治热痰凝结中焦。
盖风木之令起于大寒节,正当十二月中,至春分后方行温令,故风寒亦能伤之。一以痰热结于心胸,故合小陷胸;一以表邪内传心胸,故合桂枝、芍药。
必是以太阳病,脉浮而动数,浮则为风,数则为热,动则为痛,数则为虚,头痛发热,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,表未解也。是知虚弱素寒之人,感邪发热,热邪浮浅,不胜沉寒,故外怯而欲得近衣,此所谓热在皮肤寒在骨髓,药用辛温。
余尝以小柴胡汤加葛根、芍药治少阳阳明合病如拾芥,但不使世俗知此奇妙耳。导赤各半汤见谵语发热。
惟荤腥食重,抑遏痧表汗者,多不能生。盈天地至大而营运者,莫如元气与水。